AI 代聊功能详解
1. 产品概述
1.1 这是什么?
AI 代聊是一项旨在提升专业角色(如主播、KOL、客服人员)互动效率的智能化解决方案。它能通过学习特定用户的聊天风格与习惯,生成一个高度拟人化的"AI 分身"。这个分身可以 7x24 小时不间断地在指定的一对一私聊场景中,自动回复粉丝消息、维系社群温度,并将高意向用户筛选出来交由真人跟进。
我们的目标是解放您核心用户的生产力,让他们从重复、繁琐的粉丝消息回复中抽身,专注于高质量内容的创作与高价值用户的深度互动。
1.2 核心价值
- 规模化互动,提升用户粘性:打破个人精力的物理限制,确保每一条粉丝私信都能得到及时、有温度的回应,显著提升用户体验与社群归属感。
- 精准引导转化,提升商业收入:在自然的对话中,AI 能够智能识别用户的关键意图(如充值意愿、礼物倾向),并主动引导其完成特定商业动作,有效提升转化率。
- 自动化筛选,提升运营效率:AI 能作为第一道"过滤器",自动处理海量基础问询,并精准识别出表达了强烈见面、语音或消费意愿的用户,大大降低人工筛选成本。
1.3 典型应用场景
- 主播代聊:主播下播后,AI 自动接管与粉丝的私聊,维持互动热度
- KOL 运营:网红博主使用 AI 分身处理大量粉丝咨询,筛选高价值用户
- 客服代聊:客服人员下班后,AI 继续提供基础服务,识别紧急问题
1.4 本文档阅读指南
为了帮助您高效获取所需信息,请参考以下阅读建议:
- 业务决策者:建议重点阅读第 1 章产品概述和第 2 章核心概念与工作流程,以快速了解产品价值和商业模式。
- 产品与运营人员:建议阅读第 1、2 章,并重点关注第 3.1 节业务准备与配置,以规划具体落地流程。
- 开发人员:建议通读全文,并以第 3.2 节技术集成和第 4 章 API 详细参考作为核心开发指引。
2. 核心概念与工作流程
2.1 关键概念解析
要理解 AI 代聊的工作原理,首先需要了解以下几个核心角色:
- 被代聊用户(userId):指的是需要被 AI 扮演身份的账号。在被代聊用户场景中,userId 就是被代聊用户的账号 ID。
- 沟通用户(targetId):指的是与 AI 进行聊天的另一方。在被代聊用户场景中,targetId 就是粉丝的账号 ID。
- AI 分身(Bot):这是在系统中实际执行聊天任务的机器人实体。
- AI 大脑(Agent):这是 AI 的核心智能,基于大语言模型,负责理解对话上下文并生成符合人设的回复内容。
AI Agent 驱动 AI 分身(Bot),使用被代聊用户(userId)的身份,与沟通用户(targetId)进行对话。
2.2 端到端工作流
- 开启代聊:您的业务后台首先需要调用开启代聊接口,指定被代聊用户 userId 需要对哪些用户 targetId 开启 AI 代聊。
- 消息上行:粉丝 targetId 向被代聊用户 userId 发送一条消息。
- 智 能路由:消息到达融云消息系统后,系统检测到该会话处于"代聊状态",会自动将这条消息路由一份给指定的 AI 分身(Bot)。
- AI 处理:Bot 将消息交给 AI Agent 进行处理,Agent 会结合历史上下文,生成一段符合被代聊用户人设的回复。
- 消息下行:AI 服务将生成的回复,通过被代聊用户 userId 的身份,发送给粉丝 targetId。
2.3 人工介入机制
AI 代聊并非一个封闭的黑盒。在代聊服务开启期间,被代聊用户 userId 随时可以在自己的客户端上正常回复粉丝消息。这条人工回复的消息不仅会正常送达粉丝,也会被 AI 系统捕获,作为接下来对话的最新上下文,确保 AI 与真人之间的衔接流畅自然。
2.4 消息已读
AI 代聊将会默认对沟通用户所发消息的进行已读处理。
3. 接入指南
3.1 业务准备与配置
步骤一:定义 AI 人设
为了让 AI 分身更"像"本人,高质量的训练数据至关重要。请您准备:
- 数据来源:目标用户(如被代聊用户)本人真实的一对一聊天记录。
- 数据多样性:聊天记录应至少覆盖两类不同的对象,例如:刚认识的新粉丝、已熟悉的老粉丝。这有助于 AI 学会在不同场景下使用不同的语气。
- 数据量要求:每个类型的对话,建议提供不少于 50 条消息。数据越丰富、越优质,克隆出的 AI 效果越逼真。
步骤二:配置 AI 分身
请联系我们的业务或技术支持人员,我们将引导您完成数据提交,并为您创建专属的 AI 分身 Bot 和 Agent。
步骤三:设计业务流程
请根据您的业务场景,规划 AI 与真人的协作方式。例如:
- 触发时机:规划何时开启/关闭 AI 代聊。例如,被代聊用户下播后自动为所有粉丝开启,上播后一键关闭。
- 关键动作:明确 AI 需要识别的关键用户意图,以及识别后需要触发的动作。例如,当 AI 识别到用户有强烈的语音沟通意愿时,应触发 Webhook 通知您的业务后台,由后台判断被代聊用户状态后,向用户发送语聊房链接。
3.2 技术集成
本节面向开发人员,提供服务端与客户端的集成步骤。
步骤一:服务端核心集成
您的业务后台需要调用以下核心接口来控制代聊的生命周期。
1. 开启代聊(/proxychat/start)
- 何时调用:当满足您业务设计的触发条件时。
- 核心逻辑:调用此接口,传入 userId(被代聊者)、targetIds(沟通对象列表)和 botUserId(执行任务的 AI)。接口支持批量为单个 userId 开启与多个 targetId 的代聊会话。
- 示例:为主播 user_001 开启与粉丝 fan_001 和 fan_002 的代聊,指定由 bot_123 执行。
// POST /proxychat/start
// Request Body:
{
"userId": "user_001",
"targetIds": ["fan_001", "fan_002"],
"botUserId": "bot_123"
}
2. 处理 Webhook 通知
- 何时配置:在创建 Agent 时,您需要提供一个用于接收意图识别通知的公网 URL。
- 核心逻辑:当 AI 在对话中识别到预设的关键意图时,AI 服务会向您配置的 URL 发送一个 POST 请求。您的服务需要接收并处理这些通知,执行相应的业务逻辑(如发送语聊房链接)。
- 数据格式示例:
{
"intentName": "request_voice_chat",
"userId": "user_001",
"targetId": "fan_003",
"timestamp": 1678886400000
}
- 重要提醒:AI 服务目前不提供失败重试。请确保您的接收服务高可用,并务必对接收到的通知进行幂等性处理(根据 userId 和 targetId 在一定时间内的组合进行去重),防止因意图被重复识别而导致业务动作执行多次。
3. 停止代聊(/proxychat/stop)
- 何时调用:当需要人工接管,或代聊任务已完成时。
- 核心逻辑:调用此接口,传入 userId 和 targetIds 列表,AI 将立即停止对这些会话的响应。
- 示例:停止主播 user_001 与粉丝 fan_001 的代聊。
// POST /proxychat/stop
// Request Body:
{
"userId": "user_001",
"targetIds": ["fan_001"]
}
4. API 详细参考
详细的 API 参数说明和错误码请参考 API 参考文档。
5. 常见问题(FAQ)
问:从合规角度,我们是否需要告知用户正在与 AI 聊天?
答:我们强烈建议您这样做。所有由 AI 生成的消息都会带有一个特殊的 AI 生成标识,我们建议您在客户端(App)上对这类消息进行明确的、差异化的 UI 展示(例如一个小的"AI"角标或不同的消息气泡)。这既能满足潜在的合规要求,也能更好地管理用户预期,提升用户体验。
问:从提供数据到 AI 分身实际上线,大概需要多长时间?
答:这取决于您提供数据的质量和我们双方的联调进度。一般情况下,在您提供了合格的数据后,我们可以在 2-3 个工作日内完成 AI 模型的训练和初步配置。后续的上线时间主要取决于您业务 侧的开发和集成进度。
问:如果沟通双方(targetId 和 userId)都开启了代聊,会发生什么?
答:不会发生"机器人无限对话"的死循环。
问:Webhook 通知失败了怎么办?有重试机制吗?
答:目前没有内置的自动重试机制。因此,我们强烈建议您的接收 Webhook 的服务需要保证高可用性。但请注意,用户的意图可能会在后续的对话中被反复触发并再次发送通知,所以您的业务逻辑必须做好幂等性处理(即对来自同一个用户的同一个意图的多次通知进行去重,确保业务动作只执行一次)。
问:除了 QPS 限制,开启代聊的用户关系数量有上限吗?
答:开启代聊接口支 持批量操作,单次调用最多可以为 50 个 targetId 开启。对于单个 userId(被代聊者)可以同时开启代聊的 targetId 总数,默认上限是 3000,此数值可根据您的业务需求进行调整。如有更高需求,请联系我们进行评估。